第二季 一个沙盘模型人心声–之时间管理
上帝赋予每个人最公平的二件事是每人每天24时;每人终将老去。
打从戒除斗地主开始,虽然每天的出征(寻找潜客户)磨破了哥无数双那擦得油亮油亮的50元一双红蜻蜓,但我觉得值得。固然曾心疼过,老子曾经一双上海六厂的回力,爱惜得如同要了我的命似的,买一双要穿许久,穿坏了又得许久才啥得买。
为什么说值得,路走得多了,它让我知道了时间的重要性。也许你会想,这在小学课本上就已给我们普及灌输了。是的, 我们人人都晓得了,可真正深入理解与坚守的不多。比如曾经零晨4点半,不起床跑步好像会要了我的命,可工作后,成了起床困难户。比如一次约定客户的准时见面,甚至你提前20分钟到,如果对方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,对方会感谢你的时间观,会觉得你在尊敬他,同时也是尊敬自己。比 如有人一天工作中能处理和完成很多事情,这些在规化能力与时间观是分不开的。
在我们探讨“时间管理”这个问题以前,不妨先来读篇文章:
1930年,胡适先生在一次毕业典礼上,发表了一篇演讲,内容如下:
诸位毕业同学: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,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,只好送你们一句话。
这一句话是:珍惜时间,不要抛弃学问。
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,不得已而做的。从今以后,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。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,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。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,等到精力衰竭的时候,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。
有人说:出去做事之后,生活问题急需解决,哪有功夫去读书?即使要做学问,既没有图书馆,有没有实验室,哪能做学问?
我要对你们说: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读书的,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;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,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。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,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,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。
至于时间,更不成问题。达尔文一生多病,不能多做工,每天只能做1点钟的工作。你们看他的成绩!每天花1点种看10页有用的书,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;30年读11万页书。
诸位,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。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1点钟的功夫;四圈麻将也得费你1点半钟的光阴。看小报呢?还是打麻将呢?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?全靠你们自己选择!
易卜生说: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快材料铸造成器。
学问就是铸器的工具。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。
再会了,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。
看到胡适先生的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,你有何感受?“时间就是效率”、“时间就是金钱”、“时间就是生命”、“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”,诸如此类的描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脱口而出,但是我们做得究竟怎样呢?我们常常听到——
“我要是在大学多学点东西就好啦!”
“我应该少看些电视,好好地约束自己,多读点书!”
by 塞北的谷子熟了